FUNTRADER-Vera

日元想要翻身,可能只能等到美联储降息

OANDA:USDJPY   Dollar A.S. / Yen Jepang
基本面分析:

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股市看涨、日元持续贬值,这逻辑简直比天气预报还难懂!按理来说,加息应该让股市跌,但日本股市却不买账,还跳得欢。利率提高会吸引资金流入,日元汇率应该涨个欢快,但偏偏它非要跌破151∶1的日元兑美元汇率,这难道就是日本新的“逆向操作”吗?难怪有人说,想要理解日本经济,就得放下常识,拥抱神奇。

日本加息,日元却无法翻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久病下猛药伤身,需要“温和治疗”。
  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只是迈出了走向“正常”的第一步,病了17年啊!现在,只是在名义上退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也就是YCC,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并没有改变,更加不会像美联储那样激进加息。日本央行只想要慢慢来,越慢越好!所以即使恢复正常的货币政策,他们的利率还处于非常低的区间,在亚洲还是属于最低利率的国家列队,对日本股市的影响不大。 在本次加息之前,日本银行将0.5%左右作为长期利率的上限“目标”,以此为基础,通过无限制购买国债的限价购债操作,将长期利率控制在1%以下。此次加息,则将上限的“目标”从0.5%左右上调至1%。仅仅允许长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超过1%。说白了,就是结束了负利率,把利率升了个零点几个百分点,短期内也没啥实质性影响。
二、日本央行的加息不代表新的日本经济周期
日本央行加息并不意味着经济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周期,就好像吃了一顿大餐,不能马上变成大胃王一样。加息只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一种调整,经济的走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息只是其中之一,就像打了一场喷嚏并不能代表感冒就此痊愈一样。
日本的货币宽松政策是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日本国债市场规模比日本GDP还大,跟美债一样,是一个怪兽级别的存在。日本国债这只怪兽的大部分被日本央行包揽了。如果利率长期上涨,日本央行表示会大手笔购买政府债券;如果国债收益率飞涨,他们就会通过“灵活方式”,增加国债购买量!日本国债的市场规模太大,日本央行自己购买都得看着价格,又怎么会大幅加息,把自己往死里整呢?
三、日本和美国的地位可不是对等的,
日本和美国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日本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持续激进加息?日本就像一个小心翼翼的老太太,刚刚走出通缩阴影,现在加息了,日元不是升值,却又要开始贬值了!日本创造历史新纪录的除了日经指数,就是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了。汇率在日本加息后,已经突破151∶1的历史关口。这主要还是因为美日利差在日本央行恢复正常货币政策后,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收窄。
据说日元对美元每贬值1日元,东京股票市场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就会增加1980亿日元!比如,日元对美元每贬值1日元,丰田的利润就增加480亿日元,本田增加100亿日元,优衣库增加12亿日元。当然,这可是有代价的,百姓生活成本会上涨!但是日本政府已经学会见招拆招!先有劳动组合总联合会与企业在加息前,达成加薪共识,政府还推行能源补贴政策,对每升汽油补贴42日元,对每家的电费也进行补贴。这些都是预见性地,提前为了对冲日元贬值对居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束负利率政策后,日元的贬值命运并没有出现转折点,升值前景比想象中的黯淡。一方面是日本自身缺乏货币走强的经济驱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一月和二月的强劲通胀击破了去年下半年一系列降温的报告,美联储降息的理由减弱,美元受到提振。美国政府债券和日本政府债券之间的收益率差距仍然很大,使得美元计价的资产显得更具吸引力。考虑到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最近为 4.593%,而日本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0.191%,收益率差别不是一般的大。日元的“套利交易”,即投资者借入廉价日元并出售资金换取美元,还在继续,并没有出现市场预期的逆转。日元依然在世界利率最低的第一国家梯队。所以说,在日本自身基本面不支持日元升值的前提下,日元想要翻身,可能只能等到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后日元才会有可能被动升值。.

技术面:
美日到达了历史高位,目前在高位前出现震荡行情。后续到底是突破行情,还是震荡回落行情,关键是看日本央行是否入场了。
不建议跟央行对赌,建议等待央行入场后,观察形势后在考虑作为小散的我们,是否需要追随。

GOOD LUCK!
LESS IS MORE!
Komentar:
日元已经突破历史结构位置。
后续就看日本央行是否有入场控制的驱动了。
近期日本首相拜访美国,美国以国宴的形式招待这位来自东方的乖巧小弟,
看来日元要配合美元的政策风向了。
153只是一个新的历史高位而已,还有更高的位置在后头。

专注黄金和原油 私域微信小红圈:
微信小程序“小红圈”搜“V姐大宗追踪社”,
优惠季度仅需599元,加入金油社群
//
Wechat微信:ziyuvera
Tele: t.me/VeraFuntrader
Pernyataan Penyangkalan

Informasi dan publikasi tidak dimaksudkan untuk menjadi, dan bukan merupakan saran keuangan, investasi, perdagangan, atau rekomendasi lainnya yang diberikan atau didukung oleh TradingView. Baca selengkapnya di Persyaratan Penggun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