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i
Produk
Komunitas
Pasar
Berita
Broker
Lebih lanjut
ID
Mulai
Komunitas
/
Ide-Ide
/
【看空美元】美国国债天量发行消耗信用 美元将长期贬值
iShares 10-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Penjualan
Pilihan editor
【看空美元】美国国债天量发行消耗信用 美元将长期贬值
Oleh Pento_Investment
Ikuti
Ikuti
14 Jan 2021
2
5
20
20
14 Jan 2021
图为美国10-20年国债ETF的走势和收益率对比图,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涨。
为了应对疫情,新上台的拜登政府预计会出庞大的经济纾困和救助民众、企业、弱势群体的财政刺激方案,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而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本身已经实施了天量的财政刺激提振经济和救助民众,导致2020年预计财政赤字3万亿美元,总的公共债务超过21万美元。
钱从哪里来?
很多没有货币银行学背景的市场交易者喜欢看自媒体、头条的新闻认为钱是“印”出来的,但实际上如果愿意花一点时间了解美国的货币创造和财政制度,大概明白政府的钱是“借”出来的,来源于国债的发行。谁是国债的买家呢?
当前美国国债持有者主要有几大角色 1. 海外投资者和主权国家央行(中国、日本、沙特等),占30%的份额,美元是通行的国际支付货币,持有一定量的美元国债有利于稳定汇率和贸易结算。 2. 美联储,约15%左右。美联储购买国债是QE操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是购买房贷抵押债券,以压低房贷利率,鼓励民众买房消费),央行大量购买国债压低收益率,这种降低融资成本本质上是央行为政府开支买单。剩下的一半左右债务来自私营部门、比如各种养老金机构、资管公司、对冲基金、企业等。
虽然很多人喜欢说美联储可以上限的QE,但肯定不是真的无限量,否则为什么美联储不干脆买下所有的国债,然后政府每个人发几个亿美元呢。
不过,未来的趋势恐怕是美国正朝着美联储为政府全部买单的方向演变,即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MMT)
美国政府需要钱,本身财政收入远不够,2020财年美国财政收入约为3.42万亿美元,财政支出约为6.552万亿美元,亏空3万亿美元,即政府将近一半的开支要靠借钱来弥补。2020财年联邦财政赤字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上一财年的4.6%升至15.2%,创1945年以来新高。
虽然美元是国际货币,但这么巨大的亏空,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可能连付利息都难。海外的中日等原来的债务国已经不再增持美债,各位如果有兴趣去日本、中国央行的网站上看其持有的美国国债金额在2020年基本上处于多年的最低水平。而美联储当前的QE方案是每月最多800亿的美国国库券(国债)购买和最多400亿的MBS购买,美联储一年最多只能购买9600亿美元的国债,要满足2021年2万亿美元的国债发行略显不足。
而剩下只有私人部门加大购买力度,要吸引私人部门买单,收益率可能不得不升高,这也是当前的走势趋势。政府拿到钱后财政支出,给老百姓发钱、给企业救助贷款、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升通胀水平。而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向是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基准,收益率提升的趋势代表着全面的高通胀高利率时代来临,非常类似70-80年代的米国。美国国债已超过GPD的102%,未来更大量国债发行将进一步消耗私人部门的储蓄,最后美联储不得不包买下大部分的国债发行,美联储彻底失去独立性,成为政府财政部门的附庸。
80年代里根上台后,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采取了提升了利率,外加金融自由化、结构性改革,跟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美元大贬值,才走出70年代的滞胀泥潭。但在美国当前国内经济放缓,政治斗争激烈,社会标签化、民粹化、族裔冲突局面下,政治领导人不具备艰苦改革的决心和广泛政治支持。
所以,要赖掉债务的唯一办法是印更多的钱来稀释。坚决看空美元/人民币、美元/日元等货币对,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利好所有的金属、比特币、黄金等大宗商品。
Beyond Technical Analysis
Fundamental Analysis
treasurybonds
treasuryyield
USD
USDCNH
USDJPY
Pento_Investment
Ikuti
Juga di:
Publikasi terkait
【展望2021】比特币是文明级别的创新 让我们为它喝彩!
oleh Pento_Investment
【BTC】牛市远未结束,BTC当前回落为获利了结行情
oleh Pento_Investment
Pernyataan Penyangkalan
Informasi dan publikasi tidak dimaksudkan untuk menjadi, dan bukan merupakan saran keuangan, investasi, perdagangan, atau rekomendasi lainnya yang diberikan atau didukung oleh TradingView. Baca selengkapnya di
Persyaratan Penggunaan
.